放松是高質量生活的第一步
日期:2022-04-05 16:52 源自:禪吧原創 作者:羅瓊
關于放松,在這個高速飛轉的世界里,其實是非常稀缺的。
不要說996加班族渴望放松,即使有人得到了假期也很難真正的做到放松,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有時間休息,但是未必是真的放松。
放松的好處說不盡,只要我們都有過那種深沉香甜的睡眠都會明白,放松帶來的是寧靜、專注、活力與健康。
放松真的是個大道至簡的法子,從泰和屯自主健康體驗營回來的同學們說:“為什么嬰兒很少生病呢?因為他們足夠放松,宇宙的能量可以幫助肉體恢復能量與通暢。”
想起道德經說:“能柔乎嬰兒”?孩子是最柔軟,最放松的,小編深以為然。
對照《黃帝內經》的描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放松不僅是修身修心的基礎法門,也是醫家的核心內容,甚至練習太極拳的關鍵就是一個字“松”。沒有放松的基礎,健康的門道可就很難進去了。
小編聽說這個簡單又有效的法門后,就開始訓練時時覺察自己。一開始很明顯感到肩膀和脖子經常都是僵硬又緊張的,往往端著舉著渾身都處于一種警覺的姿勢。我猜想遠古時代的人類生活環境惡劣,不是猛獸來襲,就是地震洪水,或者外敵入侵。為了適應當時的生活條件,所以導致在某些遺傳基因上就帶著這種緊縮、恐懼、警覺的意識。
放松的功課練習了一段時間,小編發現在失眠的時候效果很好,首先皮肉筋骨慢慢松開后,疲勞感會降低,隨著舒適感的來臨,如果心也能放下不必要的雜念與妄想,感受在心窩處的安祥自在,很快就會睡意朦朧,進入夢鄉。
當我清晰的感受到了這一放松的過程,明白了平時就是想得太多、太雜,而這些雜念對身心有著的巨大消耗,所有很多時候,我們覺沒做什么事情,但是就是很疲倦,渾身無力。
當睡眠有障礙的時候,我發現那時候的身體絕對是緊繃的,如果太想要什么,而能力有限的時候,我們就會加重思維,然而,這樣的思維并不會解決問題,而是讓身心更為緊張、僵硬,這是個惡性循環,因為意念制造出來的幻境,會把內在的氣血消耗得非常厲害,到最后我們的能量被消耗殆盡,整個人都虛脫了。
當然,我們普通人做到無念是很難的,如果能做到先放松身體,也很好,起碼身體的疲勞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健康也會隨之而來。覺知身體的松、緊、酸、麻、脹、痛,然后放松這些地方,純然的覺,仿佛小嬰兒一般,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恢復到我們天然自在的原生形態。
楊海鷹老師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中有很多放松與健身的方法,我們來看看一些簡單有效的放松方式。
日常修身法:
于一切時、一切事中設法做到松身、松心。
行走時全身放松,腳跟落地。
工作或做事時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按時作息,定量飲食。
涼水擦身,熱水洗腳。
有空可常用雙手搓熱后擦臉、掐耳、拍打頭部。
好,朋友們,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里吧,下次我們再繼續聊聊關于放松原理的深度內容,感謝您的閱讀,祝您時時處處,身心松松坦坦,自在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