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品質, 取決于心的寬度和高度。 心的寬度, 決定了我們對關系、 現象甚至缺陷的包容; 心的高度, 決定了我們的 視野、認知、 及對生活方式的選擇。
我的一位愛茶朋友陳君,十多年以來,他拜訪了幾乎中國所有的產茶地。 最近在讀他的新書時,我問他了一個問題:禪茶一味,到底是個什么味? 他答:“確實不好說。” 我詫異的想:“你不會是謙虛,不愿和我說茶中深意吧?” 他隨手轉了一篇他的文章給我,文章中寫到:喝茶有三個層面,從口感到身體到觸動心靈。我們要尋找觸動內心的茶。是茶給我們這種感動,還是飲茶時的雨聲給我們這種狀態,或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使然?或者像六祖慧能一樣,問:茶動、境動、還是心動?
工作、生活和學習,都要踏實認真地做,不要只是說說而已。 當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除了說和想,我們的心與身體都要投入進來,全身心的投入這件事情之中,要有一種全情投入的氣勢. 假如沒有這樣的氣勢,那么身與心,口與意都是分裂狀態,怎么能不消耗精氣,怎么能快樂呢?
關于放松,在這個高速飛轉的世界里,其實是非常稀缺的。 不要說996加班族渴望放松,即使有人得到了假期也很難真正的做到放松,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有時間休息,但是未必是真的放松。 放松的好處說不盡,只要我們都有過那種深沉香甜的睡眠都會明白,放松帶來的是寧靜、專注、活力與健康。 放松真的是個大道至簡的法子,從泰和屯自主健康體驗營回來的同學們說:“為什么嬰兒很少生病呢?因為他們足夠放松,宇宙的能量可以進來幫助肉體恢復能量與通暢。”
清明時節,或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黯然神傷,或有“濃睡覺來慵不語”的驚殘好夢。。。 但我以為,清明時節、乃至整個一生,更應該做的是,珍惜每一個當下的生命時光。。。 于他人:無論遠近親疏,因每個人的“我”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認知、選擇、以及相應的行動各不相同。 兩個不盡相同的“我”有緣相逢,如強行求同,則必生不解、委屈、怨恨、傷痛;
京ICP備13010706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4900號 食品經營許可證JY11108171100126 郵箱chanba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