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区av/天天射夜夜操/久久福利国产/蝌蚪自拍网 - 97麻豆视频

蛻變

日期:2022-03-14 16:23 源自:溪畔薔薇 作者:李書玲


編者薦語:
成為更好的自己之路,向內看,實現蛻變。
以下文章來源于溪畔薔薇 ,作者李書玲
 
最近翻了幾本心理學的書,里面講了一些常見的心理學效應,把心理學的一些研究結論和概念基于場景和案例依次展開,從“個人的心理模式”到“關系中的個體互動”、再到“不同人生階段中的個體發展”,通俗易懂又很生動,很容易讓人在自然而然的參照過程中產生共鳴感。
 
讀書雖然有趣,然而,明白了道理就能做得到嗎?并且能夠在各種變化的情境下一以貫之地做到嗎?還是得經常借助于心理咨詢師才能解決問題?而這種依賴需要終身保健嗎?忽然想起一個話題,中西方研究視角的差異,生命是一樣的,只是西方研究范式的特點更傾向于“由外向內看”,而東方學問的范式則更傾向于“由內向外看”。


 
如果說心理學主要是為了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及其作用機理和行為影響的話,從外在呈現上看,人與人之間除了基于人性的共同特征以外,還有每個人各自獨有的和更細致的心理差別,以及不同的經歷和演化路徑,不盡相同。心理咨詢師既要研究共性的心理模式,又要照顧每個人的個性差異,并且需要感知到客戶心理模式更深的地方,才能找到化解的辦法,并不容易。即便如此,當我們把一個人心里的種子信息外化出來的特定做各種識別,一個一個去解決的話,似乎也會顯得過于復雜而漫長。通常而言,許多人總是會在一個相似的模式問題中反復折騰,痛苦到無解的時候才會尋求心理咨詢,而即便是借助于心理咨詢師化解了一個心理問題,也貌似還會有很多個在前面等著,人生的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能夠有多大的進步,存在太大的不確定性。
 
換個角度“用內往外看”,每個人的心都有根的存在,這個根是究竟無漏的,基于這個根去經歷人世間的話,能夠穿透一切的實相而“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也就無所謂什么心理問題了。通常而言,如果我們未經學習和實修的功夫,根的存在是不知道的,總要呈現和顯化到一定程度,才能被別人感知到,被自己感知到。理論上講,只有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時地在一起,自己更有機會更為真實而準確地認識自己。由于我們的注意力總在外面,對自己身心的感知力下降,要通過專業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告訴我們,我們的身心出了怎樣的問題,至于專家們說的是否準確,也無從判斷。
 
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是心靈層次的差異,“對根的感知”和“與根的距離”。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來自于對當下能夠感知到的心靈層面之前部分的打開與探索。“情緒升起”在“情緒強化”之前,心動在情緒產生之前,起心在動念之前,沒有分別在二元分別之前,體在用之前。越是靠近源頭的種子能量釋放,是越為根本而徹底的解決辦法。換句話講,讓問題不再產生,比“問題出現以后一個一個再去解決”更有效率。所謂“問題不再產生”并不是說外面的環境都是順遂的,這個假設顯然不成立。“不再產生”意味著一個人在積極經歷生活的過程中,能夠不因外境而產生內在的波動和情緒。當然,這個“不再產生”的層次也是逐步深入的,一個人從容因為心靈層次深淺的差異而存在程度上的區別。
 
對應自己當下的心靈層次,在此之上的問題就不會讓自己觸動,一旦當下所在位置的能障被觸碰到,就會產生波動。相當于我們總是基于各自所在層次的特點去應對外面的世界,就像是戴著有色眼鏡一樣。成長就是借助于外境觸動而意識到眼鏡的存在,把眼鏡一個個拿掉的過程。這就好比錄像帶,與其一遍一遍回看,從中找到認知或是心靈邏輯的漏洞(比如歸因于天生性格特點或是原生家庭影響等)而去破解,不如“直接扔掉錄像帶”來的更有效率。“扔掉錄像帶”的改變因為更為徹底,也也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怎么才能做到“直接扔掉錄像帶”?
 
第一步,建立正確的認知。工作生活中一切能夠引發自己觸動的發生,都是讓自己感知到當下心靈層次的障礙而取得進步的機會,具體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情境并不重要。
 
第二步,面對。接受當下真實的狀態,我不舒服了,我的心被觸動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面對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或者事件,不去分析和演繹事情或者人本身的緣由和對錯。面對是對自己當下的面對,而不是對未來的恐懼和想象。
 
第三步,疏散和不做抵抗的受著。持續去做“疏散”的功夫,感受盤繞在或者壓在心里的一股能量,通過吐氣、持咒、大喊幾聲等方式疏散。與此同時,能夠讓自己不舒服甚至產生情緒的事情,往往會略微超出自己的承受力,沒那么容易散掉,需要一些時間。在沒有徹底散掉之前,不做抵抗的受著。所謂“不做抵抗的受著”意味著“與不舒服共處”,不急著去對抗或者試圖消除不舒服感,讓它慢慢地自然地散掉。需要注意的是,凡是通過外在追求和改變環境的方式來試圖對抗心里的不舒服感,比如,所謂的“走出一段關系結束所帶來的痛苦,最好的方式是趕緊開始一段新的關系”,其實是一種更為積極的逃避,而不是面對。
 
第四步,當下的積極。被一件事情壓著看似茫然無解的時候,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做。一方面,把無解的事情交給時間,等著能量漸漸散去,讓答案自然呈現。就像是一朵花的綻放,外在的花瓣脫落,新的更里面的花瓣慢慢生長出來,在新的花瓣長出來之前,甚至會顯得更為嬌弱,這是必須要經歷的蛻變的過程,一個人往往需要在無力感里面漸漸生長出更內在的力量。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當下,自己能做什么就做點什么,積極努力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讓時間虛度。相當于在不干擾蛻變發生的同時,為新力量的生長提供能量。
 
怎么才能做到“直接扔掉錄像帶”?方法并不復雜,關鍵需要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