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
日期:2022-03-14 16:14 源自:禪吧網 作者:安然主人
共情凡爾賽
友說,她出生在農村,知道一個農村媽媽,如果孩子學習不好,那就跟天要塌下來差不多,那得有多焦慮,你們生在城里的人說成績不好沒關系,完全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
起因就是我想共情一位焦慮的媽媽,給她一點安慰,想不到竟然凡爾賽了。
又一次,友表示對孩子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學有些憂慮,我安慰道,我高考就沒考好,所以才決定考研,上個好學校彌補一下,沒想到趕上那年全是推薦,又沒上到理想的學校,于是又下決心考博,終于滿意了。你看,沒考上好學校不一定是壞事,說不定會成為前進的動力。
友說,你真厲害。
她的語氣讓我有種感覺,我大概又凡爾賽了。
出于真誠的共情也有能翻車,我多少有點委屈,因為是委屈,這事兒竟然在心里盤桓數日。
有天忽然想通了,人與人之間由于人生經歷形成的認知差異總是存在的,這事兒佛祖老人家早就說過了,因為“我”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是必然的結果。即使出于善意,也是“我”的善意,根源是一樣的。所以,想通過做個好人來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過是養湯止沸;想要釜底抽薪,只有一條路,就得通過修行去認識自我,逐漸把這個“我”修成“無我”,沖突的基礎沒有了,這事才算完。
這個道理早早知道的,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次才算真的明白了,信了。只要有那個“我”在,人與人之間就像一堆石頭,磕碰就是自然現象,就像風起云涌,春來花開,都是客觀事實。
真信了以后,內心感覺豁然開朗了。
知道這個道理,為什么卻又不斷地為人事煩惱呢?老師常說,理事不二,理真的明白,就能做到。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佛法要義,認識到“我”是一切問題的基礎,就不會再試圖通過“我”去解決人與人之的關系。放不下“我”的掌控,因為深深的我執吧。
有種解脫感,是以為記。